平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22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平凉市市场监管局2022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平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22年度人员培训计划》以及检验仪器设备检定维修情况,为落实政府质量工作责任,应产品质量监管要求,申请项目资金。
2.项目预算安排及使用情况:2022年中心安排项目3项,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产(商)品质量抽检工作经费年初预算40万,项目执行48.97万(包含上年结转指标15万);检验检测人员培训经费预算5万,全年执行使用3.90万,其中检验检测人员培训使用0.3万,项目调剂(业务工作经费)使用3.60万元;仪器设备计量校准、保养工作经费预算5万,执行使用5.42万(包含上年结转指标1.3万)。
3. 立项时间:2022年1月。
批复单位:平凉市财政局。
项目具体内容:完成全年市市场监管局下达的全年生产经营领域商品煤,农用化肥,食品用塑料包装及纸包装,定配眼镜,车用汽柴油、电线电缆和建筑材料等产品监督抽查检验及风险监测检验,检验检测人员业务能力培训费、差旅费、交通费,检验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及计量鉴定工作。
4.项目组织管理:项目主管部门为平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具体实施单位为平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由平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全年抽检计划及任务,平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具体实施抽样检验工作,并负责日常工作中人员培训和仪器设备的维保鉴定工作。资金拨付由平凉市财政局通过政府经财专网零余额专户下达指标至平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二)项目绩效目标
1.总体目标
一是掌握所抽查产品及企业的动态质量状况,加强重点领域产品质量监管,消除发现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是促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三是支持全市产品和服务领域内的质量创新、质量发展、质量宣传、质量培训和质量提升,促进质量发展、加快质量建设。
2.阶段性目标
一是完成市级监督抽查检验工作。完成2022年市市场监管局下达的各种生产商品市级监督抽查检验检测及风险监测任务,并及时上报检验结果及数据,对检验结果及数据形成分析报告和报表。
二是提升检验能力。检验能力建设是检验工作的重要内容。包括进一步添置、研发检验设备、按计划分批派出检验人员培训学习等,提升化肥、车用汽柴油、保温材料等产品的检验能力。
三是增加检验项目,按计划维护保养仪器设备,及时进行计量鉴定,确保仪器设备正常、稳定运作,确保检验数据科学准确。
四是服务地方企业发展,为企业在标准化、企业标准制定、企业产品生产及出厂检验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服务,对口帮扶企业。
(三)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按项目计划,2022年实际到位资金58.29万,其中财政资金58.29万。
2.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实施。产(商)品质量抽检工作经费投入48.97万元,全部用于2022年产品监督抽查检验工作中产品抽检费、差旅费及专用材料费等检验成本开支。检验检测人员培训经费投入使用0.30万元,用于人员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等培训工作费用,项目调剂(业务工作经费)使用3.60万元,用于驻村帮扶人员生活补助费用。仪器设备计量校准、保养工作经费投入5.42万元,用于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检定费用、维保维修费用。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评价目的
通过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依据评价工作,确认项目资金的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通过分析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与效益,评价对项目资金投入是否实现了社会效应,是否确实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二)评价对象及范围
本次绩效评价的对象为中心预算项目支出。
(三)评价依据
参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充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设计的目标要求。
(四)评价原则及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坚持真实、科学、公正的原则;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原则。
2.评价方法:本次绩效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运用比较法、因素分析法等进行评价。
三、项目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一)绩效分析
1.项目经济性分析
项目成本在如期、保质、保量完成既定工作目标的情况下,严格按照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实际所耗费的支出。
2.项目效率性分析
产品监督抽查检验项目自2022年1月起开始实施,按季度分批次实施。但受新冠疫情影响,2022年开展产品监督抽查检验工作项目实施进度受到一定影响。检验检测人员培训项目因受疫情影响及人员工作安排情况,全年培训计划受到影响,进度滞后,全年只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未能按照《平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22年度人员培训计划》实施。仪器设备计量检定、维修(护)工作项目基本完成项目既定目标。
总体上来看,虽受疫情影响,项目进度稍有滞后,但总体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各个项目。对全市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确保了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正常稳定运行。
3.项目效益性分析
除检验检测人员培训项目未能按照预期目标完成,其余项目均完成。按时完成了抽样检验工作,并上报了检验数据。进一步落实了政府质量工作责任,加强了质量监管。为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二)评价结论
1.评分结果
优
2.主要结论
项目决策科学规范、公开公正,确保项目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达到促进检验检测工作的目的。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分级分类实施。所有项目资金严格按照项目申报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合理,预算执行进度依规执行,资金分配和使用合理,没有发现违规行为。
四、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组织体系;
2.结合实际,确定评价范围和评价指标;
3.抓住工作重点,确保评价工作落实到位。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绩效评价专业人才,工作人员能力有待提高,造成绩效评价工作开展难度大,预算管理意识需进一步加强。二是评价制度不够健全,评价指标体系设置难度大。三是预算编制依据和测算深度不够,实际执行与项目预算绩效存在偏差,需提升预算的执行及控制力度。四是预算执行进度不均衡,因年度大项工作任务多集中在年底,故项目资金存在年底集中支付的现象,需优化预算考核评价机制。
五、报告附表
市级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一、项 目 基 本 概 况 | |||||||||||||||||||
项目负责人 | 高向东 | 联系电话 | 0933-8213052 | ||||||||||||||||
项目地址 | 平凉市工业园区西一路 | 邮 编 | 744000 | ||||||||||||||||
项目起止时间 | 2022年 1 月起至 2022年 12 月止 | ||||||||||||||||||
计划安排资 金(万元) | 50 | 实际到位资金(万元) | 58.29 | 实际支出 (万元) | 58.29 | 结余 (万元) | 0 | ||||||||||||
财政部门 | 50 | 财政部门 | 58.29 | 财政部门 | 58.29 | 财政部门 | 0 | ||||||||||||
二、项目支出明细情况 | |||||||||||||||||||
支出内容 | 实际支出数 | 会计凭证号 | 备注 | ||||||||||||||||
商品和服务支出 | 39.83 | 2月:5.6号,3月:3-33号,4月:4.5号,6月:7.8号,7月:4.5号,8月:4-46号,9月:4-15号,10月:4-16号,11月:3-7号,12月:6-43号。 | |||||||||||||||||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 3.6 | 12月:23.24号。 | |||||||||||||||||
资本性支出 | 14.85 | 12月: 26.27号。 | |||||||||||||||||
三、项目影响 | |||||||||||||||||||
充分发挥了检验检测机构对市场监管的技术保障作用,落实政府质量工作责任,加强质量监管,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
四、项目绩效自评情况 | |||||||||||||||||||
项目绩效定性目标及实施计划完成情况 | 预 期 目 标 | 实际完成 | |||||||||||||||||
目标1:确保重点领域产品质量安全,加强重点领域产品质量监管; 目标2:确保产品质量抽检工作正常运转,为产品质量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目标3: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 1.完成了2022年市场监管局下达的各项产品抽检及风险监测任务,并及时上报检验结果及数据分析,为全市产商品质量状况提供了数据支撑。 2.确保了重点领域产品质量安全,加强了重点领域产品质量监管,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3.服务地方发展,对企业生产标准化提供了专业服务。 | ||||||||||||||||||
项目绩效定量目标(指标)及完成情况 | 一级指标 | 二级 指标 | 指标内容 | 指标(目标)值 | 实际完成值 | ||||||||||||||
项目产出指标 | 数量 指标 | 抽样检验350批次 | 100% | 100% | |||||||||||||||
质量 指标 | 确保产品抽检工作正常运转,为产品质量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 100% | 100% | ||||||||||||||||
时效 指标 | 按季度分批计划实施,及时完成并上报。 | 100% | 100% | ||||||||||||||||
成本 指标 | 项目经费50万元 | 100% | 100% | ||||||||||||||||
项目效益指标 | 经济 效益 指标 | 服务地方企业发展 | 对口帮扶,进企指导 | 进企业指导产品质量提升工作2次 | |||||||||||||||
社会 效益 指标 | 为产品质量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 确保 | 确保 |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对产品质量提升、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 切实对提升产品质量,促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 ||||||||||||||||
满意度 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 | ≥98% | ≥98% | ||||||||||||||||
绩效自评综合得分 | 94 | ||||||||||||||||||
评价等次 | 优 | ||||||||||||||||||
五、自评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 |||||||||||||||||||
一是缺乏绩效评价专业人才,工作人员能力有待提高,造成绩效评价工作开展难度大,预算管理意识需进一步加强。二是评价制度不够健全,评价指标体系设置难度大。三是预算编制依据和测算深度不够,实际执行与项目预算绩效存在偏差,需提升预算的执行及控制力度。四是预算执行进度不均衡,因年度大项工作任务多集中在年底,故项目资金存在年底集中支付的现象,需优化预算考核评价机制。 | |||||||||||||||||||
六、评价人员 | |||||||||||||||||||
姓名 | 职称/职务 | 单 位 | 签字 | ||||||||||||||||
评价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
项目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
主管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
财政局主管科室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