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协管员队伍建设 助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前哨”,在农村、社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承担重要作用。近年来,市食药安委办坚持以“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政策保障、教育培训”为抓手,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协管员作用,推动食品监管网络向乡镇、农村延伸,全方位基层食安防线,着力打通食品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
一、建章立制,全面覆盖。为了适应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形势,市食药安委办多次对《华亭市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2022年,全市10个乡镇、1个城市社区全部完成基层食药安委办规范化建设并通过平凉市验收。如今,全市118个行政村、9个社区工作站共配备食品安全协管员127人,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监管无盲区、全覆盖。
二、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办法》明确了食品安全协管员法律法规宣传、集体聚餐申报、定期巡查检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8项工作职责,由村级协管员定期对本辖区内的食品经营店、药店、村卫生室、学校食堂、小作坊进行检查,报告检查信息,对本村农村集体聚餐信息及时上报,并进行备案和指导。同时,协管员利用村集体活动和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健康饮食知识的宣传。
三、政策保障,激发活力。按照每人每年600元的补助标准,将食品安全协管员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坚持将协管员履职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协管员聘任依据,定期开展优秀协管员评选活动,适时通报表扬履职尽责、业绩优良、群众认可的优秀协管员,配套相应的奖励政策,促进协管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
四、定期培训,提升能力。坚持把培训作为能力提升的主通道,由各基层市场监管单位骨干联合乡镇(社区)业务干部定期组织培训,实现全市村级协管员队伍培训全覆盖。重点围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两个责任”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假冒伪劣食品如何鉴别等内容进行解读培训。2023年,全市共开展协管员学习培训20场次、25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全市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有效筑牢食品安全共治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