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 时间:2023-03-23 17:41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市场监管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立项背景

根据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平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平办字〔2019〕60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负责市场主体统一登记注册和政务服务、负责组织和指导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作、负责反垄断统一执法、负责监督管理市场秩序、负责宏观质量管理、负责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等市场监管工作。2022年,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统揽,积极实施“食安创建”、“发展促进”“安全守护”、“质量提升”、“监管增效”、“常态抗疫”和“政治引领”七大行动,全力以赴推进落实,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

2.项目的预算安排及使用情况

2022年度预算批复专项资金113.00万元(其中: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市场监管工作经费103.00万元、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专项资金10.00万元),追加预算78.00万元。实际下达专项资金191.00万元,分别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市场监管工作经费103.00万元、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专项资金10.00万元、制式服装购置经费38.00万元、市政府质量奖40.00万元。

3.项目计划内容及实施情况

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市场监管工作经费支出98.00万元,预算执行率95.15%;制式服装购置经费支出35.62万元,预算执行率93.74%;市政府质量奖支出40.00万元,预算执行率100%;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专项资金支出0万元。

4.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所有项目资金拨付及时、管理规范,能够坚持“谁经手、谁负责、事前报告、一事一结、及时报账”的经费支出管理原则,支出审批程序科学、合理,所有经费支出事项均须经办人填写“经费支出计划审批单”,经办科室负责人、财务审计科负责人、分管业务领导、分管财务领导、局长依次审核。确保了项目资金能够严格按照批准的范围、用途和规定的标准列支。

(二)项目绩效目标

1.总体目标

一是完成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效能,强化食品执法能力水平。二是完成年度市场综合监督管理、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宏观质量监督管理、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等各项工作;做好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知识产权保护、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工作;不断加强市场监督管理科技、信息化建设和新闻宣传,形成市场监管群众参与度广,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能力建设,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市场监管效能。三是提高监管人员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监管能力,加强药品安全宣传力度。                                    四是突出知识产权质量导向,强化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激励和调动广大创新主体的创新潜能和内生动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五是强化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开展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质量领域监督管理工作。

2.实际完成情况

一是实施“食安创建”行动,打响食安品牌。狠抓协调调度,印发《平凉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创建工作。组织召开各类会议5次,举办培训班3期,开展电话督查5次、飞行检查2次,下发通报3期,举办Ⅲ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1次。狠抓源头治理,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强化农产品质量和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推动食品产业发展壮大,食用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狠抓全域规范,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检查覆盖率达100%,筹集食品集中加工区7个,建成小餐饮规范化集中街区14处,关停取缔“黑作坊”35家。狠抓改革创新,加快“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步伐,中型以上餐馆、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明厨亮灶”实施率达到100%。探索网络订餐“以网治网”监管模式,入网餐饮单位持证率、证照公示率均为100%,网餐饮服务单位全部启动“食安封签”和“后厨直播”。狠抓社会共治,探索“金融+”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模式,375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聘任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184名,组建志愿服务队8支、银龄护老队26支,进一步延伸监督触角。多措并举扩大创建宣传覆盖面,群众对食品安全满意度不断提升。

是实施“发展促进”行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推行“一窗通办”,整合企业登记注册、公章刻制备案、税控设备和发票申领、预约开户、员工参保登记、公积金缴存登记等业务至企业开办“一窗通办”服务专区,企业登记注册3日内办结率100%。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以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推行全程电子化线上登记,全面实行网上咨询、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批,引导企业和群众申办电子执照,“不见面审批”办理力度进一步加大。推行市场主体简易注销,进一步优化企业简易注销流程和环节,简易注销公示由45天压缩为20天。有序推进“证照联办”改革,食品经营许可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推行“容缺+承诺制”受理制定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具体事项清单,法人资格证明文件、市场主体住所等18项证明事项可通过自我声明承诺、市场监管部门内部核实等方式替代提交证明。主动助企纾困,全面开展“千名市场监管干部帮万企、助企纾困解难题”行动和“政银携手 共助小微”三年行动,全系统1226名干部帮扶12076户中小企业,入户1351人次,宣传惠企政策931场次,帮助落实政策65条,协助融资贷款131万元,帮助减免费用10.86万元,解决困难问题87件,化解风险矛盾56件。

是实施“安全守护”行动,守好安全底线。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示范创建,大力推进“文明餐桌”行动,人民群众吃的更加放心。截至11月底,全市新增“透明车间”447户、“阳光仓储”92户、“明厨亮灶”778户;完成食品安全抽检6956批次、快检52770批次;培育示范食品小作坊75户、食品生产经营规范化示范单位45户;查处食品类案件672起。加强药品安全监管,持续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专项整治,全面加强疫苗、麻醉药品等特殊药品监管,深入开展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截至11月底,全市抽检药品429批次、医疗器械57批次、化妆品28批次,完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894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481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171例,查办各类违法案件211起。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紧扣电梯、游乐设施、燃气管道、液化气瓶等民生领域特种设备安全,积极开展督查检查和暗访抽查,持续推进“黑气瓶”、电梯质量安全、特种设备超期未检、城镇燃气等专项整治,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全市特种设备隐患率从去年的1.49%下降至0.15%、特种设备检验率达到99.8%,居全省前列。加强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护农”行动、老年和儿童等重要消费品质量安全守护行动,全力推进 11 类重点产品风险隐患集中治理攻坚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安全风险的底线。截至11月底,抽查重点工业产品和农资471批次,合格率为96.4%。

是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全面加强宏观质量管理,发布2021年质量状况白皮书,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修订了《平凉市人民政府质量奖实施办法》,增设了市政府质量奖提名奖。推荐5户组织和3名个人参加第八届省政府质量奖评选,为历年最多。建成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站18个,实现县域产业全覆盖。加强质量基础建设,聚焦九大重点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修订完善“静宁苹果”等地方农业标准,培育发展地方特色团体标准,大力推进标准化示范点建设,标准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截至11月底,全市申报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2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5个,申报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发布了平凉首个团体标准《静宁烧鸡》《静宁大饼》;检定衡器、压力等20类强制计量检定器具57307台(件);新增各类认证证书326张,同比增长1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申报省级知识产权项目5个,推荐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户、复核通过5户。截至11月底,全市新增授权专利803件,发明专利拥有量122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0.67件;新增注册商标125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

是实施“监管增效”行动,提升监管效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及价格监管,深入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审查各类政策性文件186件,清理存量文件12件,市场竞争秩序更加规范。部署开展涉粮、教育收费、物业收费、“一难两乱”等专项整治行动,办理价监竞争案件214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扎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统筹推进“互联网+监管”、涉企信息归集,着力推进“柔性执法”,全面落实“两轻一免”清单,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截至11月底,全市利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手段抽查企业687户;办理“两轻一免”案件787起,占案件总数的53.3%。加强消费环境建设,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培育“放心消费承诺单位”172家、线下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51家。强化广告监管,清理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规范公益广告,全年查处虚假宣传广告案件15件。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深入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违法犯罪行为,全年共查处各类侵权假冒违法案件228件,罚没款109.08万元。

是实施“常态抗疫”行动,落实防控职责。严格落实冷链食品和进口水果全流程防控措施,检查冷链食品经营单位4.11万户次、进口水果经营单位2万户次。加强疫情防控药械质量监管,防疫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对全市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四类药”实名销售登记、疫苗及核酸检测试剂质量安全等开展常态化督查和暗访,累计检查各类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2.7万次。密切关注市场供应和价格发展趋势,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全市市场价格持续稳定。

七是实施“政治引领”行动,强化党建保障。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全年共组织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24次、交流研讨4次。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场监管系统落地生根。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三重一大”事项均召开党组会议集体讨论决定,主要负责人末位表态,全年共召开党组会议35次。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干部队伍建设“十六条”,树立干事创业鲜明导向,提拔任用和职级晋升26名干部。主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展谈话提醒150多人(次)、开展警示教育4次。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四风”新问题,不断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为基层减负。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多措并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武装全面加强;想方设法破解新业态就业群体党建难题,“两个覆盖”不断扩大;压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积极开展示范创建,持续开展整治清理规范行动,非公企业党建质量进一步提升。截至11月,非公企业党组织达到431个(其中:新业态党组织323个),覆盖非公企业667户,覆盖率达到92.86%。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的目的、对象和范围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政府效能、坚持厉行节约的重要举措。本次绩效评价的目的是提高支出的责任和效率,形成“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管理理念。绩效评价范围是市财政局拨付市市场监管局所有预算资金的收支情况。

(二)绩效评价原则和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绩效评价主要遵循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客观公正的原则,依据有关管理制度,围绕绩效目标,从项目的申请、管理、产出、效益等方面科学设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公众评判、结果比较和加权重分等方式进行评价。

(三) 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市市场监管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健全、完善,由市局财务审计科协调各业务科室开展预算绩效自评工作,并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绩效自评相关指标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对预算项目进行了客观、公正的绩效自评。

三、项目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一)绩效分析

1.项目经济性分析

项目严格按照财政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所有具体项目分工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相互独立;经费支出严格按照程序规范管理,并按照单位财务制度实行层层审核,确保了资金支付安全、合规、合法,做到了专款专用。

2.项目效率性分析

项目资金的使用严格执行预算,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落实到位,绩效运行监控跟进及时,确保了市场监管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年度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财力保障。2022年度3个项目均为非基建类项目,共下达经费191.00万元,全部为财政拨款,实际支出173.62万元,完成预算的90.9%。

3.项目效益性分析

2022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统揽,积极实施“七大行动”,全力以赴推进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截至11月底,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7042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44180户,同比增长8.53%。完成个转企504户,占全年任务500户的100.8%。

(二)评价结论

1.评分结果

经认真对照考核内容及标准,各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如下:(附自评表)

(1)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市场监管工作经费项目得分98分;

(2)制式服装购置经费项目得分98分;

(3)市政府质量奖项目得分99分。

2.主要结论:

预算项目各类指标全面完成,市场监管水平逐步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有所提升,年度工作目标顺利完成。项目支出绩效考评等级为“优”。

四、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加强预算编制的前瞻性,按照新《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按政策规定及本单位的发展规划,结合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科学合理地编制本年度预算草案,避免预算支出与实际执行出现较大偏差的情况,执行中确需调剂预算的,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

考虑到项目资金是按照项目进度进行支付资金,我局严格事前项目时间节点安排,加强事中管理,督促项目按期完成。完善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结合机制,对于结转资金常年居高不下、使用不力的预算部门,加强盘活存量资金管理,避免了资金沉淀。

(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通过自查和自我评估发现,我局在预算资金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资金统筹还不够精细;二是绩效管理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

(二)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1、加强预算监控,提高资金使用效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资金支出进度组织开展“双监控”,及时了解、掌握项目资金支出和使用情况。

2、合理安排预算支出计划,规范编制部门预算。加强部门预算的研讨、论证工作,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财务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的理论支撑是导致绩效管理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希望财政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提升财务人员在绩效管理工作方面的业务能力,提高绩效管理质量,确保绩效管理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五、报告附表

一、项 目 基 本 概 况

项目负责人

杨永生

联系电话

0933-8296365

项目地址

平凉市崆峒区崆峒中路767

邮  编

744000

项目起止时间

2022年1月起至 2022年12 月止

计划安排资

金(万元)

113

实际到位资金(万元)

191

实际支出

(万元)

173.62

结余

(万元)

17.38

财政部门


财政部门


财政部门


财政部门


二、项目支出明细情况

支出内容

实际支出数

会计凭证号

备注

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市场监管工作经费(用于支付会议费、培训费委托业务费、印刷费等)

98万元

4月30、31号;5月6日;7月16、26、31、34号;8月1至18号;9月13、21、24、27、28、29、31、33、41、49、50号;10月2、6、19、20、29、30、31、32、33号;12月2、3、5、6、7、10、14、18、21、24、25、26、32、35、36、39、40、43、44、56、57、58、59、60、62、64号。

结转下年5万元

制式服装购置经费

35.62万元

9月5日、10月3号

上缴财政2.38万元

市政府质量奖

40万元

9月8号


三、项目影响

2022年,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统揽,积极实施“食安创建”、“发展促进”、“安全守护”、“质量提升”、“监管增效”、“常态抗疫”和“政治引领”七大行动,全力以赴推进落实,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

四、项目绩效自评情况

项目绩效定性目标及实施计划完成情况

预  期 目 标

实际完成

目标1:完成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效能,强化食品执法能力水平。                                    目标2:完成年度市场综合监督管理、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宏观质量监督管理、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等各项工作;做好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知识产权保护、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工作;不断加强市场监督管理科技、信息化建设和新闻宣传,形成市场监管群众参与度广,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能力建设,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市场监管效能。目标3:提高监管人员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监管能力,加强药品安全宣传力度。目标4:突出知识产权质量导向,强化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激励和调动广大创新主体创新潜能和内生动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标5:强化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开展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质量领域监督管理工作。目标6:加强我市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目标7:推进严格文明执法。目标8:为符合条件的人员配发制式服装和标志。目标9:推进质量强市战略,提升质量发展水平。目标10:引导、激励广大企业和组织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目标11:促进全市社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一是实施“食安创建”行动,打响食安品牌。印发《平凉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创建工作。二是实施“发展促进”行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三是实施“安全守护”行动,守好安全底线。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示范创建,大力推进“文明餐桌”行动,人民群众吃的更加放心。加强药品安全监管,持续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专项整治,全面加强疫苗、麻醉药品等特殊药品监管,深入开展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加强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安全监管。四是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全面加强宏观质量管理、质量和基础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五是实施“监管增效”行动,提升监管效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及价格监管、加强消费环境建设和重点领域监管。六是实施“常态抗疫”行动,落实防控职责。加强疫情防控药械质量监管,防疫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七是实施“政治引领”行动,强化党建保障。根据《财政部、司法部关于印发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的标志管理办法的通知》(【2020】299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做好统一市场监管部门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市监科财【2020】194号)和《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法关于印发<甘肃省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知》(财法发【2021】17号,完成了98人执法服装配发。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修订了《平凉市人民政府质量奖实施办法》,增设了市政府质量奖提名奖。按期完成了平凉市第三届市政府质量奖发放工作,奖励制度落实到位、奖金发放及时,起到了树立质量标杆、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的作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项目绩效定量目标(指标)及完成情况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指标内容

指标(目标)值

实际完成值

项目产出指标

数量

指标

全年新增市场主体数量

≥1.7万

1.7万户

办理各类案件数量

≥100

办理“两轻一免”案件787起

印制会议资料

≥1000

完成

发布各类政务信息

≥500

完成

召开创建动员部署会议

1场次

1场次

市场监管领域宣传活动

≥15

18

食品抽样检验批次

≥1570

6956批次

常服、执勤服等配发数量

100套

99套

获得第三届平凉市人民政府质量奖的企业数

2户

2户

质量

指标

企业年报公示率

≥90%

96%

会议资料印制完成率

100%

100%

创建动员部署会议召开率

100%

100%

国家食品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率

100%

100%

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准确率

≥90%

96%

市场主体实有数达标率

100%

100%

市场执法完成率

100%

100%

建立健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

不断完善

完成

消费投诉举报建议办结率

100%

100%

食品抽检合格率

≥96%

99%

服装质量验收合格率

100%

100%

落实质量奖励制度

落实到位

完成

时效

指标

会议资料印制完成时间

2月底前完成

4月份

召开创建动员部署会议,安排部署创建任务

2月底前完成

4月份

培训课程完成及时性

及时

及时

抽检项目完成及时性

及时

及时

食品药品抽检及时性

及时

及时

省局规定时限内完成制式服装配置

6月底前

完成

市政府质量奖授予时间

8月底

9月

质量奖发放及时

及时

及时

经济效益

对行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成效显著

完成

辖区食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活力

逐步提高

完成

社会

效益

指标

假冒伪劣产制售行为

不断降低

完成

市场主体持续增长

≥10%

12.14%

市场安全科普知识普及率

≥85%

90%

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化建设水平

不断提高

完成

特种设备隐患率

小于2%

0.15%

社会各界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知晓率

≥90%

92%

降低市场监管领域各类风险

市场监管领域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完成

推进严格文明执法

推进

成效显著

提升公众对市场监管职能的认知度

成效显著

不断提升

提升市场监管干部队伍的精神风貌

提升

长期

落实质量激励措施,树立质量标杆

成效显著

完成

可持续影响指标

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期限

小于5年

力争实现

有效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构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长期

长期

满意度

指标

市场监管主体满意度

不断提高

完成

群众满意度

≥95%

95%

老百姓对食品放心率

≥80%

95%

职工满意度

≥90%

95%

受益企业满意度

≥95%

98%

绩效自评综合得分

98

评价等次

五、自评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通过自查和自我评估发现,我局在预算资金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资金统筹还不够精细;二是绩效管理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

1、加强预算监控,提高资金使用效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资金支出进度组织开展“双监控”,及时了解、掌握项目资金支出和使用情况。

2、合理安排预算支出计划,规范编制部门预算。加强部门预算的研讨、论证工作,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财务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的理论支撑是导致绩效管理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希望财政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提升财务人员在绩效管理工作方面的业务能力,提高绩效管理质量,确保绩效管理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六、评价人员

姓名

职称/职务

单  位

签字

评价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项目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主管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财政局主管科室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市级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xls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