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公示+信用修复 助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经营主体信用水平,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平凉市构建“部门协同+政银合作”服务机制,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人社、税务、商务、农业农村、营商环境五个部门、邮政储蓄银行配合开展“年报公示服务月”及“信用修复服务年”系列活动,通过“政策联宣、服务联办、数据联通、协同修复”四维联动,推动跨部门协同服务,构建立体化政策指导体系。
一、政策联宣“破壁垒”,唱响惠企“协奏曲”。打破部门政策“孤岛”,创新推出“政策套餐包”,针对企业、园区、农村、商圈不同主体需求,定制差异化宣讲内容,实现政策宣传“精准滴灌”。对企业重点解读年报填报与信用修复对融资授信的影响;对园区搭建“年报+信用修复+项目申报”政策直通车;对乡村经营户讲解年报与农业补贴、信贷支持的关联;对商圈商户分析信用修复对品牌合作的促进作用,全市累计举办联合宣讲会19场,覆盖市场主体5000余家,发放资料8000余份,真正实现“部门多联动、企业少跑腿、政策全知晓”。
二、打造助企“暖心站”,服务联办“零距离”。推行“政银企”三方服务联动机制,强化与邮储银行合作,在全市45个邮储银行网点设立“信用服务驿站”,将年报公示指导、信用修复申请、守信金融扶持等服务嵌入银行网点,摆放年报宣传资料、张贴信用修复流程图,安排经过培训的银行工作人员,为经营主体提供便利化助办窗口。企业可享“年报帮办+信用体检+融资对接”一站式服务。2025年,“信用服务驿站”累计协助完成年报帮办240余家,受理信用修复咨询20件,促成政银合作融资项目45个,金额达5300万元。
三、织密协同“智慧网”,数据共享“提效能”。依托甘肃政务服务网-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落实年报公示“多报合一”,破除市场监管、人社、税务、农业农村等部门数据填报壁垒,通过广泛宣传指导、优化咨询服务、加强数据共享、协同联动提质,扎实推进高效办成数据填报“一件事”。将工业产品获证企业年度自查报告纳入市场监管年报一并填报,助企减负增效,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市场主体“少跑腿”。通过数据共享机制,平凉市共推动3.1万户企业、5700余家农专社高效完成年报“多报合一”,实现服务效能与市场主体满意度“双提升”。
四、协同修复“添动能”,激发市场“新活力”。市场监管与营商环境部门强化跨部门联动,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与“信用中国”两个平台,构建信用修复协同共享机制,打造“在线申请受理、分级协同审核、进度自助可查、结果共享互认”信用修复新模式。市场主体只需一次提交申请、一套材料申报,即可同步实现信用修复结果共享互认,有效减少企业重复提交材料、多头跑动等负担,推动信用修复服务从“串联办理”向“并联快办”升级,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切实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助推全市营商环境提质增效。2025年,共修复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行政处罚等信息101条,修复农专社经营异常名录5条,修复个体户经营异常状态64户,办理容缺受理 21户,信用修复率100%,全市共交换信用修复数据584条。
平凉市通过“四维联动”模式,形成“政策引导—服务支撑—数据赋能—协同修复”的完整链条,实现了“部门协同有深度、政银合作有力度、惠企服务有温度”的多重效应,以信用赋能监管与服务,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作者:姚亚琴 编辑:田悠燃 审核:贾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