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市场监管局“四个强化”推动制止餐饮浪费工作上台阶
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约事微,可助兴国安邦。今年以来,我局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结合文明餐桌行动,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反餐饮浪费,不断强化监督执法,积极督促餐饮单位履行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制止餐饮浪费各项措施,全市制止餐饮浪费成效明显。
一、强化责任意识,落实主体责任。3月份,局党组专题研究,制定了《平凉市制止餐饮浪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统一工作标准,明确任务目标,明晰部门责任,建立分工协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序组织实施。各县(市、区)局高度重视,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层层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及时督促各类餐饮主体全面履行主体责任,自觉遵守行业规范。积极组织开展培训,引导从业人员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通过行业自律、志愿者劝导和部门监督三管齐下,全面推进“文明餐桌”制止餐饮浪费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二、强化制度建设,推行“红黑榜”制度。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在全市探索建立“文明餐桌义务监督员”制度,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道德模范、社区工作者、志愿服务者、新闻媒体、在校学生代表等人员中公开聘请100名文明餐桌义务监督员和700多名专职“学校文明餐桌义务监督员”,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公筷公勺、文明用餐等相关知识、政策、法规进行宣传,对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社会监督。建立食品安全“红黑榜”制度。将制止餐饮浪费作为“红黑榜”评定的重点内容,积极引导消费者、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不断构建政府领导、部门协作、行业引导、媒体监督、公众参与的反食品浪费社会共治机制。截至目前,市、县两级累计公开发布红黑榜42期,每期选择14家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制止餐饮浪费落实情况良好以上的餐饮单位列入“红榜”予以肯定;将落实情况较差或制止餐饮浪费不力的14家餐饮单位列入“黑榜”予以曝光。对列入“黑榜”的餐饮单位,督促其限期整改,组织开展现场验收,引导“黑榜”单位由“黑”转“红”,实现整体提升。
三、强化监督管理,注重监管成效。将“文明用餐”“制止餐桌浪费”同日常监管相结合,加强与商务、教育、民政、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联动执法,以餐饮服务单位、养老机构、学校及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第三方平台为重点,全面开展监督检查,严把证照许可关,压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经营婚宴、自助餐、商务活动用餐、旅游团队用餐的餐饮服务单位,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落实反食品浪费措施情况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切实将厉行节约纳入食品安全加工、服务全过程。开展“随机查餐厅”行动,对发现的问题,能够立行立改的,市场监管部门指导餐饮服务单位整改到位,对发现的严重食品浪费等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对发现的企业未主动提醒消费者适量点餐造成餐桌浪费的违法行为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3起,查办案件20起。及时发布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做到“查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有效遏制餐饮浪费行为。同时,全市将公筷公勺使用和制止餐饮浪费落实纳入全市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治理示范创建验收重要内容,各县(市、区)积极动员、指导培育宾馆饭店、单位食堂争创“食品生产经营规范示范店”,经市、县分级现场验收,全市命名示范店60户。
四、强化宣传引导,推动社会共治。4月份,平凉市五县一市一区及各市场监管所同步举办了全省“倡导文明餐桌 制止餐饮浪费”百万人倡议活动。活动现场向市级文明餐桌义务监督员颁发聘书,并签订承诺书,组织文明餐桌义务监督员现场随机抽查餐厅。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同步开展食品安全“六进”(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宣传,教育部门组织学校食堂和学生开展“倡导文明餐桌 制止餐饮浪费”承诺等活动。今年以来,市、县、乡三级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发放《平凉市文明餐桌行动倡议书》5万余份,覆盖人群35.5万人次,宣传报道及产品浏览量813375人次。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载体宣讲文明餐桌知识、推广文明餐桌礼仪和文明用语、倡导节约用餐等宣传42期。同时,指导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张贴“公筷公勺、文明用餐”“适度点餐、提倡打包”“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宣传标语、摆放温馨提示卡,主动提供“半份菜”“小份菜”“拼盘菜”,集体聚餐提供“N-2”菜单,加强服务员培训,提醒消费者适度点餐,积极响应制止餐饮浪费。市、县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开展文明餐桌方面跟踪报道138次。通过宣传,进一步凝聚了健康饮食、文明用餐、放心消费的社会共识。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制止餐饮浪费任重道远,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发挥行政执法监管优势,发展新模式,探索新路子,推动文明餐桌、制止餐饮浪费各项工作不断上台阶。(作者:韩晓迪 审核:贾明宇 责任编辑:孙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