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求突破 战略谋划谱新篇
——平凉市凝心聚力推动“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监管试点
为破解重复监管、多头监管、随意监管等难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平凉市创新监管理念,靠实监管责任,大力推行“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监管试点,对同一行业领域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检查事项进行整合,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推动事中事后监管从“按事项管”向“按行业管”转变,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程度凝聚监管合力,强化监管责任,提高监管效能。
一、高位谋划推动,政府出台“一业一查”方案
平凉市积极争取全省“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监管试点,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平凉市推行“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方案》,借势赋能高位推动“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监管。《方案》明确了各县(市、区)政府发挥主体责任和统筹督导作用,市“双随机、一公开”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协调、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规范发起本行业联合监管的职能。把“一业一查”作为推进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基本模式,除投诉举报、大数据监测、转办交办以外,原则上所有的行政检查都通过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统筹开展“一业一查”部门联合监管。
二、统筹组织协调,梳理编制“一业一查”“一册两单”
全市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以权力事项清单为基础,以监管对象(事项)为联结点,对需要联合监管的群众关注热点、行业治理难点、中心工作重点、部门监管盲点,形成了《平凉市“一业一查”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共涉及24个主管部门73个行业领域,实现了“配合部门应纳尽纳、协同监管应联尽联、涉企检查应合尽合、对企干扰应减尽减”。整合制定《平凉市“一业一查”综合监管合规手册》,对牵头单位、协同单位、行业类型、检查事项、检查内容、检查依据、任务分工进行明确,合理安排联合检查频次,既保证必要的监管力度,又避免检查过多和监管扰民。
三、规范精准摸排,分类建立“一业一查”“两库”
全市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依托甘肃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对现有监督检查对象和部门执法人员信息进行整合梳理,形成“一业一查”联合检查对象标签库878个、执法人员标签管理库590个,并实行动态调整。根据业务需要,探索在食品抽检、工业产品抽检等领域探索建立“一业一查”监督检查专家库,聘任综合执法系统、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办案能手和业务专家,参与指导重大、疑难、复杂事项检查。
四、严格规范流程,统筹制定“一业一查”年度抽查计划
市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办公室在全市24个行业主管部门报送抽查计划的基础上,汇总制定了《平凉市“一业一查”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抽查计划包括计划名称、联查部门、抽查事项、检查对象、实施主体、责任分工、抽查基数、抽查比例、时间安排等内容。各行业主管部门已通过甘肃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发布“一业一查”抽查计划142条,并同步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五、加强协调沟通,科学匹配“一业一查”检查任务
全市建立了“牵头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与配合部门沟通衔接,紧密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按照行业主管部门发起邀约、配合部门回复邀约、行业主管部门执行双随机匹配、名单确认并下发的程序,全市已制定“一业一查”部门联合抽查任务130个,推动实现了“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精准施策”,切实减少了对市场主体的多头干扰。
六、凝聚监管力量,规范实施“一业一查”联合监管
全市相关部门在“一业一查”综合监管中积极拓展双随机监管移动端手机APP应用范围和场景,按照“谁检查、谁录入、谁公开”的原则,在本次抽查任务完成的同时,将抽查检查结果全部通过移动监管手机APP录入公示,归集到市场主体名下,提高了“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监管计划完成率和抽查结果公示率。对“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按照“谁管辖、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后续衔接处理,今年全市“一业一查”部门联合监管已录入公示结果970户,发现案件2起,目前正在办理中。
平凉市“一业一查”部门联合监管试点工作,有效降低了监管成本,提升了监管效能。下一步将做深做细做实“一业一查”部门联合监管,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提炼典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在市场监管领域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作者:姚亚琴 审核:贾明宇 责任编辑:孙斌)
上一篇: 市区联合开展高校食堂食品安全体系检查
下一篇: 陶卫方带队督查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