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引领 推广经验 提升能力 --我市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启动培训暨团体标准发布会在静宁召开

  • 时间:2022-07-07 15:19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市场监管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7月6日,参加全市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启动培训暨团体标准发布会的与会人员齐聚静宁,共同唱响标准化战略,宣贯解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甘肃省标准化条例》,扩大标准化影响,推广标准化经验,推动全市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副处长周英,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永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国庆主持会议。

会前,与会人员现场观摩学习了甘肃致森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静宁恒达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德美地缘电子商务服务标准化试点、昊康牧业公司和35度苹果谷的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建设情况,对标准化示范点项目建设有了一个初步印象。

会上,静宁县政府副县长范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静宁县烧鸡大饼协会发布《静宁烧鸡》《静宁大饼》两项团体标准,庄浪县关山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华亭市博物馆、静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五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分别做了表态发言,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副处长周英,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永生做了讲话。

杨永生指出,近年来,我市标准化工作成效显著。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工信等30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标准化协调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主抓、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全市共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134项;有231家企业累计上报445项标准,涵盖885种产品。已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1个国家级、2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尚有6个在建项目有序开展。2022年,共争取到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5个,2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正在审批,标准化项目获批数量为我市历年之最,位居全省第一。

杨永生要求,各县(市、区)要紧盯“十四五”时期我市“九大产业链”,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突出煤炭分质转化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制造产业链的发展,做强工业;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突出平凉红牛、静宁苹果和设施蔬菜产业链的发展,做精农业;坚持旅居康养、绿色低碳,突出文旅康养和中医中药产业链的发展,做实服务业;要重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农业农村、循环经济、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度挖掘,积极培育可开展项目申报单位。要坚持一业一标订措施,一企一策抓培育,指导示范试点项目承担单位建立工作台账、制订行事历,完善标准体系,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落实资金补贴政策,全面推进项目实施,坚决完成年度创建任务。要指导标准化示范项目较少县市区及时与省上相关部门联系,吃透政策,培树典型,抓好示范试点备选项目的培育工作,抓点成线带面,努力实现标准化示范项目点上突破、面上开花。要采取研讨交流、观摩学习、经验介绍等方式,巩固创建成果,努力把示范区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带动样板区。


杨永生强调,我市目前共有11个在建项目,数量多、任务重。各县(市、区)要充分发挥政府牵头抓总作用,将项目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确保示范试点项目顺利开展。

市局机关各质量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县(市、区)局主要负责人、主管领导及标准化股股长、2022年获批的省级项目承担单位主要负责人、静宁县标准化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乡(镇)长或书记、市场监管所负责人等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