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崆峒区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
为切实保障农村地区食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农村食品消费环境,区市场监管局聚焦农村地区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多措并举深入开展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
一、深挖细查,严控批发源头风险点。坚持“源头治理、关口前移”原则,将打击锋芒对准面向农村供货的食品批发企业,开展了食品批发单位“清源”整治行动,针对食品安全管理、贮存条件、进货把关、标签识别、系统应用、配送管理、进销货记录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严查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确保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对发现无法提供合法来源证明、票证不齐全、标签不规范、过期变质等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查处,切断了假冒伪劣食品向农村流通的链条。
二、精准发力,织密农村小店监管网。针对农村小超市、小食杂店、小餐饮店、小摊贩等食品安全风险易发、多发的经营主体,开展拉网式、精准化检查。重点检查经营者是否持有有效证照、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是否齐全;是否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记录义务,特别是对从非正规渠道购入的食品进行重点核查;食品贮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三无”食品及标签标识不符合规定的食品。对检查中发现的无证无照经营、销售过期变质食品、生产经营条件恶劣拒不整改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依法予以查处、取缔。
三、多措并举,筑牢科普宣传引导墙。坚持整治与宣教并重,着力提升农村消费者和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识假辨假能力。监管人员分区域、分批次对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集中培训,重点讲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索证索票要求、食品贮存规范、禁止经营的食品种类等,提升其守法经营意识和规范操作水平。组织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利用乡镇集市日向农民群众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假冒伪劣食品识别方法、购买注意事项以及维权途径。广泛公布12315等投诉举报电话,鼓励村民积极举报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线索,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
截止目前,共检查农村食品生产经营主体2182户次,排查安全隐患49条,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36份,取缔“黑作坊”1处,立案7起,没收不合格食品237公斤。下一步,崆峒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巩固专项整治成果,进一步加大日常巡查和突击检查频次与力度,着力构建源头可控、流通有序、消费安全、监管有力的农村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切实守护好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作者:赵静 编辑:田悠燃 审核:贾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