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聚力“三围绕”让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时间:2023-10-25 10:48
  • 浏览次数:
  • 来源:静宁县市场监管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怎样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买得称心,怎样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人民群众的舌尖体验……在助力平凉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进程中,历经了周密部署、稳步推进、市县级督查、省级初验等层层通关后,静宁县始终坚持以为民、利民、惠民为中心,递进式提升创建效能。近期,县市场监管局结合创建实施纲要的进展程度,聚力“三围绕”,狠抓阶段性落实、彰显业态亮点、深促食安效能上升,推动创建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围绕“务必打好食安创城攻坚战,我该干什么怎么干”,对创建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以靠实“两个责任”为主体,督促监管责任人员及食品生产经营责任主体双“充电”学习。以县局执法队在集体培训中邀请基层执法办案人员交流学习为样板,25个市场监管所聚焦日常监管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对监管主体聚力抓约谈及专题培训,督促辖区食品生产经营者更新创建知识、与时俱进。

围绕食品安全三个环节重心问题真抓实干,促创建工作再落实落细。在生产环节,以10月19日甘肃卫视《法治伴你行》栏目《小作坊换了新家》对静宁县豆面制品、卤肉制品两个小作坊集中区按照“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分类施策”整体规范提升专题报道为契机,食品小作坊整治专班人员通过隐患摸排、上门指导、鼓励稍具规模者进小作坊集中区等举措对小作坊脏乱差“大叫板”。在餐饮环节,紧盯餐饮后厨改造,对单位食堂(包括学校食堂)、大中型餐饮、农村宴席承办主体、酒店下乡业主的后厨以场所净、设施设备净、人员净(穿戴工作衣帽)等“三净”为检查验收标准,并以随机查餐厅网络视频直播、“红黑榜”餐饮专辑等方式将标杆效应餐饮店及亟待整改餐饮店的后厨“现场直播”给消费者,达到精准监管与放心消费双赢的效果。在流通环节,专项整治以经营蔬菜水果、调料为主的小经营店。店内按照“划行规市”式大致分类摆放、对食用农产品的产地及供货方名称等信息及时上墙明示、坚决取缔蔬菜店内既卖菜又压面、又烤饼子等经营行为不专一现象。

围绕食品安全示范乡镇打造做足乡镇纵深推进监管“文章”。按照创新方式方法、多措并举、亮点突出、成效明显等创建标准,对全县24个乡镇的食安创城成效进行“量化分级”,并组织以专项督查、模拟验收等方式进行创建督导。以八里、威戎两个市场监管所全面落实基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创建“四星”级示范所对食品生产经营深入到位监管为先例,学习八里所对辖区食品生产企业及批发商进行备案登记、集中约谈的精准监管模式、学习威戎所对小作坊按照洗消更衣区、原料区、配料区、加工区、成品销售区相对隔开模式。再学习食品安全示范乡镇打造中的后起之秀红寺所的实干精神,该所在细化食安创城细则,对食品店、餐饮店、小作坊进行“分门别类”式创建,营造窗明几净、整齐划一、规范有序的乡镇食安环境,同时,该所多频次对各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集中培训传达创建指示精神,让辖区所有食品从业者参与到创建中来的行动值得推崇。

第三季度至今,静宁县市场监管局对食安创城18类明查业态和5类暗访业态以属地监管为重心,先后组织小作坊整治组、餐饮后厨提升改造督查组、学校食堂集体聚餐餐饮具抽检组、“两个责任”督查组,对食品安全的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等再把控,在“严管”中大幅提升监管效能。近期组织监管人员集体学习6场次、约谈培训食品从业人员25场次3000余人(包括食品安全总监及安全员900余人);出动执法人员2080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245户次,规范提升小作坊122家、大中型餐饮店参与后厨改造39家、取缔蔬菜店设鲜面条加工区15家;共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10份,发布红黑榜4期,查办食品案件结案40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