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质量月”系列活动】静宁一中:强化党建引领 落实立德树人 赋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 时间:2023-09-15 17:47
  • 浏览次数:
  • 来源:静宁县市场监管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静宁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41年,由陇上著名教育家王尔全先生在明代嘉靖年间庙学基础上,依托静宁文庙创办。初名“静宁县立初级中学”,1942年更名为“甘肃省立静宁中学”,后八易校名,隶属关系数次变更。2002年学校跻身“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2004年过渡为独立高中,2020年更名为“静宁县第一中学”至今。现有教学班49个,学生2219人,教职工278人,专任教师272人。

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学校为高等院校输送了4万余名合格学生,为北大、清华培养了73名优秀学子。2019年,学校荣登全国500强中学之五大学科竞赛“省一”排行榜,排名全省第三位。2021年,北大博雅计划、清华领军计划在甘肃录取比率公布,学校被北大、清华认定为甘肃省十大名校之一,位居第七;同时被清华大学评为“优质生源中学”。2022年,静宁一中综合办学实力进入全国百强中学第五档,为甘肃省唯一一所县级普通高中。学校多次受到中央部委、省市县表彰,2008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授予“第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授予“第四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被教育部授予“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994年、2017年两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殊荣。

以党的建设为统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教书育人方面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违法和师生身边的微腐败行为,优化育人环境。将立德树人及“五育并举”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以师德师风为重点,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先后培育宣传了师德标兵、教学骨干和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者等先进典型,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强化师德监督,有效防止失德行为;规范师德惩处,坚决遏制失德行为蔓延。在学校职责范围内,探索形成了以“三个捆绑”为基础的多元评价体系,以激励机制为引擎,建设了一支有高尚人格魅力、坚定教育信念、先进育人理念、严谨治学态度、扎实专业素养、勤奋工作作风、灵活教学方法、卓越进取精神、广博人文底蕴和超前创新意识的优秀教师队伍。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扎实推进学校课程改革

课程是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总和,是学生全部的校园生活。课程改革是教育内涵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核心,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是目前世界性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学校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对现有的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既有基础性课程,又有拓展性课程,还有研究型课程或其他课程类型。坚持校长在课程改革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依靠每一个教师的力量,将课改理念贯彻落实到位,切实做到了下移管理重心,发挥教师的智慧创造,激活学校的细胞能量,真正产生课程改革实效。

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努力促进教学方式转变

学校积极开展新课改中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参与式教学,促进学生深度探究。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革命的高度融合,在信息化社会,教师成功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常规教学中,学校利用大数据收集学生学习信息,了解学习情况和困难,及时予以帮助解决。高度融合有效资源,为全校师生、家长互相沟通、互相了解、互相支持创造了条件,全面优化了育人环境。

以五育并举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学生德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统筹各个年级德育工作,结合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及优化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学校成功举办了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成人礼等活动,全面落实甘肃省美育和劳动教育“三个若干措施”,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排查、教育、干预、治疗,推动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充分利用社会有效资源,尤其是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社会各种文博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形成教育合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以文化建设为保障,夯实高位发展基础

做好校园环境的绿化、硬化、美化、净化,因地制宜地建设了文化长廊、亭台楼榭、雕塑景观等校园人文景观,让校园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了育人作用。学校不断总结挖掘了有特点的学校精神,健全完善了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落实制度中、开展活动中、总结提炼中进一步培育校园文化精神。

供稿:静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