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制止餐饮浪费工作见成效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倡导社会文明、建设节约型社会,进一步营造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良好风尚。今年以来,泾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作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活动的具体实践,立足部门职能,在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的同时,强化监督机制,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发现并查处多起餐饮浪费案件,有效遏制各种食品浪费现象。
以体系机制为保障,实行社会共治。“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节约对于个人看似是件小事,但14亿人,人人都崇尚节俭,才能守好“大国粮仓”,确保粮食安全。泾川县市场监管局立足部门职责,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反餐饮浪费有关会议精神,大力宣传、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甘肃省反餐饮浪费条例》等法律法规。一是将制止餐饮浪费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宣传引导和专项整治为抓手,大力开展反餐饮浪费工作,全力制止“舌尖上的浪费”。二是制定印发了《泾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反餐饮浪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坚持宣传先行,舆论开道,积极营造全民参与反餐饮浪费的社会氛围,同时坚持规范引领,处罚警示,形成了不敢浪费的惩戒机制、不愿浪费的自律机制。三是聘请2名市级、20名县级“文明餐桌义务监督员”,包括党员代表、协会代表、外卖骑手等,一旦发现食品安全或餐饮浪费问题,立即对餐饮经营者“吹哨”示警,同时向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反馈取送餐环境卫生差、食安封签不规范、食品浪费突出等问题,为监管部门靶向监管创造条件,推动形成群众自觉、企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的共治机制。
以宣传教育为抓手,倡导厉行节俭。一是抓表率带动。党员、干部全面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珍惜粮食厉行节约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要求在公职人员举办宴席报备时,除了对桌数的审核外,将宴席菜品数量也纳入审核范围,倡导公职人员带头自我承诺,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深入人心,成为常态。二是抓宣传教育。一方面在全县各餐饮服务单位、学校食堂就餐场所显著位置张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光盘行动”“珍惜粮食”“倡导公筷公勺公夹”等宣传广告;在餐饮单位餐桌上摆设“勤俭节约、文明用餐”“六项承诺”“拒绝浪费”等提示牌,全方位营造宣传氛围,引导餐饮服务单位主动开展宣传。另一方面开展“倡导文明餐桌,制止餐饮浪费”百万人倡议活动,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道德观念,今年以来,共举办宣传活动2次,派发倡议书、宣传册等宣传资料2000多份,利用政府门户网、微信公众号、微博及今日头条客户端、市场主体监管服务群发布推送相关信息10多条,利用市场主体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670余条(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结合餐饮从业人员培训活动,积极开展对餐饮服务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及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课堂宣讲、互动宣传等方式,对其进行节约粮食、适量点餐、文明餐桌、公筷公勺公夹使用等方面的培训,主动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公开并践行“六项承诺”,做到承诺事项可看见、可体验、可感受。
以诚信建设为目标,明确主体责任。一是及时修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承诺书,将全面推进文明餐桌行动,大力倡导文明用餐新风尚纳入餐饮服务单位、学校食堂及农村集体聚餐承诺及监管范围。二是积极推行落实“文明餐桌六项承诺”,N-1点餐模式,合理设置宴席菜单,配套增加“小份菜、半份菜”服务,主动引导适量点餐,不断提升菜品质量,餐后提供打包服务等措施,将制止餐饮浪费贯穿餐饮加工、经营、服务全过程。三是督促学校食堂建立规章制度,通过准确预估就餐人数及就餐数量,按需加工备餐,设置食堂监督岗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管理,最大限度减少餐饮浪费。加强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管理,督促第三方平台履行主体责任,严格审核上线菜品,积极配合入网餐饮服务单位公示菜品口味、分量等信息,方便消费者根据需求适量点餐。
以强化监督为重点,严防食品浪费。以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餐厨垃圾专项整治、“餐饮环境卫生提升年”等专项行动为抓手,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突击检查等方式,采取“随机查餐厅”+“红黑榜”措施,大力开展反餐饮浪费专项整治。一方面,指导餐饮服务单位在菜单上设置“半份、小份”菜品,要求服务员主动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提示剩餐打包,不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浪费行为;另一方面,对餐饮服务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食品浪费行为且累教不改的进行立案查处。泾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处罚教育相结合,在全市率先查办了“泾川县***石锅鱼店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案”“泾川县***面馆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案”等典型案件6件,对其他餐饮单位形成了强力震慑。
下一步,泾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把制止餐饮浪费从专项行动推向常态化、标准化,打好厉行节约“持久战”,推动消费者形成文明消费、按需点餐、珍惜粮食的意识,推动企业选择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生产经营模式,持续推动在全社会树立起“浪费可耻、节约为荣”文明新风尚。